黎巴嫩的金融危机,在过去10个月中贬值了约80%,在上周日的交易价格贬为8,000黎巴嫩镑兑1美元。
国际货币基金组织(IMF),以下简称IMF,表示:「这次的危机,加上黎巴嫩3月份的违约问题对银行所持有的主权债券和货币价值暴跌的影响,已经导致累计亏损约170亿英镑。」此笔损失相当于2019年黎巴嫩经济总量的91%,也约等于该国商业银行所持有的央行存款总额。
IMF的纾困计划将受阻
6月29日,黎巴嫩财政部长Alain Bifani辞职。他是第二个参与IMF谈判的官员,前一位是Henri Chaoul,理由是「失去改革和重组中央银行的政治意愿」。在前一任辞职后不到两周的时间内辞职,可见政府和IMF的谈判出现停滞的迹象。
Bifani表示:「政府一方面们想要IMF的纾困,但另一方面,又不想有任何改变。」黎巴嫩政府与中央银行之间的分歧,造成迟迟无法与IMF申请取得紧急融资。
美国大学经济学副教授Jad Chaaban于卡塔尔的半岛电视台表示:「他的辞职意味着黎巴嫩政府已经失去信誉了,因为Bifani是一个技术专家,他曾为了黎巴嫩经济计划改革和数字化政府而努力。我认为在这个关键时期他的辞职,意味着政党和银行的胜利,他们不希望承担任何责任,且也不愿参与国家的经济复甦。」
黎巴嫩总理Hassan Diab所领导的政府团队,应为此次的危机负责。如果黎巴嫩要和IMF达成协议,就需要采取会议的方式将各界人士召集起来,以便为纾困方案达成共识。然而就在上周,总统Michel Aoun本想召开一次全国性会议,但由于许多的政治代表拒绝参与这次的会议,最终让会议仍无法召开。
随着黎巴嫩的恶性通货膨胀越来越严重,Aoun仍没有权力解决经济问题。根据在1989年制定的宪法,总统并没有被赋予特权,只让总统成为「国家统一的象征」。因此,原则上,Aoun只能在各界协商的方面发会作用,以求能达成共识。然而各界人士又不想放弃自身的利益,致使共识迟迟无法达成。
IMF的首席执行官Kristalina Georgieva于上周五表示:「我不认为之后IMF官员与黎巴嫩当局的谈判能取得进展。尽管IMF官员仍在跟黎巴嫩政府进行协商,但目前我还不确定当局领导人、政党和人民,是否能在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的改革上,达成协议。」
建国一百年后消失的国家
Bifani则表示:「我辞职是因为我不同意当局处理经济危机的方式。如果黎巴嫩不能和IMF达成协议,后果将不仅对我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,而且还将影响黎巴嫩国民的生存,因为黎巴嫩正在迅速耗尽自己的外汇储备。对于一个绝大多数消费量都靠进口的国家来说,这问题不容忽视。」
以此看来,如果接下来的改革受阻,IMF没有介入援助,那么黎巴嫩可能会在建国一百周年之际消失。到时国家将没有食物,没有能源等必需品,等待国民的将会是贫困和失业的惨况。
留下您的联系方式,我们将第一时间联系您